近日,衡阳市石鼓区窗子塘杨梅桥经过半年修缮终于竣工,这一座百年古桥迎来新生。
窗子塘杨梅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,在石鼓区桥梁建筑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,桥身长63.1米,宽度4.4米,九孔等跨特征,是传承和研究古桥梁建筑艺术及发展历史的珍贵遗存。
2024年3月,石鼓区检察院接到区政协委员转交的线索,发现衡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窗子塘杨梅桥因年久失修,疏于保护,桥面、桥身多处不同程度破损,古桥的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。
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马上进行实地调查,固定证据,同时主动对接相关行政职能部门,确认窗子塘杨梅桥的文物属性。承办检察官多次前往实地调研整改可行性,与相关行政机关,探讨整改方案,并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,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对古桥进行修缮保护工作,初步明确了文物修复方向。
随后,检察机关积极跟进案件进展情况,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落实好修复工作。2024年9月,窗子塘杨梅桥启动修复工作,并于近日竣工。
“保护好古建筑、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,保存城市的文脉,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”。经过半年的全面修缮保护,现在的窗子塘杨梅桥迎来“新生”,百年古韵得以再现。
近日,衡阳市石鼓区窗子塘杨梅桥经过半年修缮终于竣工,这一座百年古桥迎来新生。
窗子塘杨梅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,在石鼓区桥梁建筑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,桥身长63.1米,宽度4.4米,九孔等跨特征,是传承和研究古桥梁建筑艺术及发展历史的珍贵遗存。
2024年3月,石鼓区检察院接到区政协委员转交的线索,发现衡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窗子塘杨梅桥因年久失修,疏于保护,桥面、桥身多处不同程度破损,古桥的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。
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马上进行实地调查,固定证据,同时主动对接相关行政职能部门,确认窗子塘杨梅桥的文物属性。承办检察官多次前往实地调研整改可行性,与相关行政机关,探讨整改方案,并制发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,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对古桥进行修缮保护工作,初步明确了文物修复方向。
随后,检察机关积极跟进案件进展情况,督促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落实好修复工作。2024年9月,窗子塘杨梅桥启动修复工作,并于近日竣工。
“保护好古建筑、保护好文物就是保护历史,保存城市的文脉,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”。经过半年的全面修缮保护,现在的窗子塘杨梅桥迎来“新生”,百年古韵得以再现。